《昭君行》勾起“新杭州人”乡愁
此次巡演,西安易俗社先后为杭州观众献上了《三滴血》和《昭君行》两个剧目。前者有着“秦腔活化石”之称,承载百年梨园底蕴;后者被誉为“时代新标杆”,彰显当代艺术活力,两部剧堪称秦腔的“双子星”。
此次巡演,西安易俗社先后为杭州观众献上了《三滴血》和《昭君行》两个剧目。前者有着“秦腔活化石”之称,承载百年梨园底蕴;后者被誉为“时代新标杆”,彰显当代艺术活力,两部剧堪称秦腔的“双子星”。
从绍兴到金华再到杭州,此次“西部文化东部行”系列活动携《三滴血》《昭君行》《双锦衣》三部西安秦腔特色大戏,历经近半月,通过6场高质量演出、4场主题活动,让从西安出发的“大秦之声”响彻江南,实现“传承秦腔根脉、讲好陕西故事、推动文化交融”的生动实践。
当“2025西部文化东部行|西演·西安易俗社原创剧目巡回演出”抵达这座千年古城,百年秦腔与运河文化碰撞出璀璨火花——10月29日晚,杭州运河大剧院内座无虚席,随着《昭君行》“塞云追”的余韵消散,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圆满收官。杭州站以“戏剧枢纽赋能文化交融”为
当渭水畔的刚劲邂逅婺江岸的温婉,一场跨越千里的戏曲对话在浙江金华热烈上演。10月25日、26日连续两日,西安易俗社“西部文化东部行”系列演出,携该社百年经典剧目《三滴血》及新排秦腔大戏《昭君行》登陆中国婺剧院。为期两天的金华站演出中,传统旋律唤醒乡音记忆,力作
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》。三秦儿女备受鼓舞、倍增干劲,纷纷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、勇担文化使命,以勇立潮头、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,推动陕西在文化强省建设中争做西部示范。
双节同庆的曲江,不仅有盛唐风情的沉浸式体验,更有好戏连台的剧场盛宴。
秋分既过,风起青萍。在西安易俗社的二楼上,一阵高亢悠扬的戏腔划破午后的宁静——那便是秦腔青年演员练声时发出的清音,这嗓音如同时光的弦,倏然将人牵回百年前秦腔响彻三秦大地的鎏金岁月。
近日,2025“大秦之美”戏迷短视频大赛暨自乐班擂台赛复赛在长安公园精彩开唱。这场聚焦秦腔艺术传承的盛会,吸引千余名观众到场见证,西安广播电视台戏剧影视频道全程关注,记录下传统戏曲与时代活力碰撞的动人瞬间。
9月21日,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,中共西安市雁塔区委宣传部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,《华商报》社承办的“青春共赴 长安有礼”2025西安城市迎新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5迎新活动在西电北校区举行。此次活动首次实现城市文明礼迎与高校迎新的梦幻联动,包括“礼”·
“出不入兮往不反,平原忽兮路超远。带长剑兮挟秦弓,首身离兮心不惩。身既死兮神以灵,子魂魄兮为鬼雄……”这是大型秦腔历史剧《昭君行》开场戏中的一个唱段。讲到《昭君行》排演背后的故事时,西安易俗社第18任社长惠敏莉情不自禁地演唱了起来。